因為本身若每次加入講座、受訪,都想著國安法的話,「就讓驚駭進入我的心靈」,而這恰是他想抵抗的。
周冠威說,他不想特別顧慮這部法律。
」周冠威認為,從大敘事來看,「反送中」運動可能是失敗的;但他在活動中看見很多人道輝煌:勇氣、企望、公義和團結。是以他把片子的最後一章節命名為「香港人」。
周冠威說:「有一天香港人也能看這部片時,我就不需要再受訪了,因為我想說的,都在片裡說完了。
記載香港「反送中」活動的「時期革命」正在台灣上市,收錄很多片中故事的片子訪談錄也已出版。春山出版社18日晚間在左轉有書書店舉辦座談會,約請在香港的周冠威透過視訊,和片中受訪的資深香港時評家李怡,和媒體人張潔平對談。
他並呼籲海外港人不要愧疚,因為「裡應外合」,才讓世界看到「時期革命」。
記載片「時期革命」導演周冠威說,香港國安法生效後,他仍訴說故事,是因不肯恐懼進入心靈。
「若是記載片能記錄歷史的話,我但願不只記載慘痛,也能紀錄盼願和人性光輝」。周冠威說,這是最壞的時期,也是最好的時期,港人在運動中落空很多,卻也獲得了很多,他進展紀錄下這份積極的氣力。
威博最推薦娛樂城
回首創作過程,周冠威說,「勇氣」是自己主要的體驗。在分歧的訪談中,他都不息強調一句話:本身拍攝紀錄片,「不是因為我有勇氣才走出來,而是走出來才生出勇氣」。
劇變時期中扮演記載者腳色,危險性不言而喻。但周冠威說,本身在過程當中測驗考試讓本身習慣危險,「當你不停反複就會漸漸習慣、適應,接著你會很潇灑,很自由」。尋求藝術需要冒險,追求前進,這也是他做片子、做人的態度。
「時代革命」在坎城影展上映後,周冠威接受了近百場的採訪。他說,本身之所以不休受訪,是想讓看不了片子的香港人,也能知道這部記載片所傳達的故事。
「反送中」運動後,愈來愈多香港人移居海外,一些人始終背負著慚愧感。現場有香港民眾問到,海外港人應以什麼方式,讓香港故事和香港人的精力傳承下去?
周冠威笑著說,對他而言,海外港人的意義就是「裡應外合」。以「時代革命」為例,他本身在香港能做的其實不多,只能把電影和訪談集送往海外,而世界各地的港人,則幫他在分歧的國度安排放映。
周冠威也鼓勵港人不要心懷慚愧,因為所有的付出都不會消逝,「我們不該該把焦點放在做不到的事,而應當看到我們做到了什麼」。
周冠威強調,自己很感激海外港人,「這是你們幫我做到的,幫我讓全球看到這部電影」。
周冠威坦承,坎城影展後剛起頭受訪時切實其實很緊張,但越說越感應舒適安閑,「我走得出來,就感覺自由、有勇氣」。
▲記載香港「反送中」活動的紀錄片《時代革命》在台灣正式上映,在香港的周冠威透過視訊與觀眾對談。(圖/中心社)
張潔平在會中問到,香港國安法生效的壓力下,身在香港的周冠威為何仍願意受訪,向世界各地的媒體訴說香港的活動?
文章出自: 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087662&utm_source=setn.com&utm_medium=viewall&utm_campaign=vi娛樂城
留言列表